纪实类真人秀,关于这一个名词尚难找到特别准确的定义,但电影《楚门的世界》对这个词有这样一段概括:一种通过虚构和设计来展现真实的生活,在录制真人秀过程中采用纪实的手法,把真人秀节目与纪实相结合的节目创作方法。
旅行纪实类真人秀一直是各大卫视的宠儿,湖南卫视制作的《花儿与少年》,东方卫视制作的《花样姐姐》,虽然均在2017年因种种原因彻底收官,没有继续制作,但这两档节目在播期间的收视率都很可观。近几年,尽管《奔跑吧兄弟》带火的明星游戏竞技类综艺长期“霸屏”,旅行纪实类综艺也仍占据一定的市场,它们多以明星角色为主要视点,借力粉丝经济来保证收视。
但是相似的节目立意,趋同的节目环节,繁复的节目设计,使得这类综艺虽数量不少,但“同质化”严重,节目趋于“伪纪实”,“现象级”及高口碑综艺鲜见。
这些综艺将“纪实”落到实处,纪录片模式的旅行真人秀也逐渐从“秀”走向了“真”,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观看体验与情感共鸣。
即使有素人嘉宾的加入,也往往只是整个旅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例如当地的居民等,而他们主要起陪衬作用或辅助节目进程,视线焦点还是在于明星身上。同时,在这类综艺里,虽然节目组去到了国内外的不同城市,又或探寻了不同特色的自然风景,但地点在整个真人秀里主要作为背景,并非是推动叙事的有力元素,节目本身对于旅行目的地的利用关系相对简单。
而在《奇遇人生》《地球之极·侣行》这类综艺中,首先,拍摄场地逐渐由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都市转向了人类活动较少的大自然,让自然环境走入观众主视野。场景不单单是背景,对自然的敬畏与感叹、真实描摹与刻画也是节目的重要篇幅。节目焦点不在于明星与明星的关系,而在于人本身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
同时,此类真人秀降低了明星在节目里的比重,大大增强了素人的参与感,甚至可以说,素人作为节目的主角在带领观众“看世界”。
比起用设计好的情节来操控观众情绪,触动人心的自然风景,真情流露的草根形象,加上高级的、克制的、平实的表达,更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需求。
节目删减大段冗长的铺垫性叙事,直接展示事件前因后果,不通过后期剪辑技术操控观众情绪,而是客观真实地记录旅途本身。例如《奇遇人生》第二季里,杨颖与阿雅因为劳累错过了早早骑车出发的徐伯伯,两人只好搭车前往,但手机定位不准确加上路不熟,她们始终没找到徐伯伯。但节目叙事并没有在她们寻找的过程上安排太多篇幅,也没有故意营造焦虑情绪,画面在简单交代后,便跳接到遇见徐伯伯以后的部分。
过度放大真人秀里的冲突矛盾,不仅不会让观众在看到事件结果时有“如释重负”的感受,还会使得观众陷入“狼来了”效应。而尊重旅途故事本身,观众可能看到的不是杨颖和阿雅找徐伯伯时有多焦急,而是徐伯伯关切地询问小闺女是否还能坚持,身体要紧;客观记录旅途本身,观众看到的也不是《地球之极·侣行》里,意见多么不统一而争论的船员,而是在困境里互相帮扶的朋友。
细腻的、真挚的,却又平淡的感情在一帧帧画面里流淌,节目用“真实”表达了最本真的人文关怀。
失控几乎是纪录片的常态,真人秀最怕的可能就是不确定性,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不仅意味着偏离原本的创作方向,还有团队人力和财力的加倍付出。导演组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节目效果,总是提前预演很多遍节目环节,为各种可能出现的人为或自然突发状况设计好最完备的替选方案。但其实,未知和遗憾,恰恰是人生常态。
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可能没获得最理想的结果,但观众和节目嘉宾一起,经历了追寻、等待、期盼,甚至遗憾,谁又能说这短短的旅程是失败的呢,它只是另一种精彩。
旅行纪实类真人秀向外探索未知的边界,向内触及观众的内心,以包容增进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的认知。梦想、热爱是它的关键词,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是它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节目里,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探索,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从个人梦想到大众梦想,再到“中国梦”,旅行纪实类真人秀在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前提下,开辟了一条新的真人秀视野,但目前,用“纪实”手法重“真”轻“秀”的头部综艺仍然较少,相信在未来媒体产业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优质旅行纪实类综艺出现,温暖观众,传递热爱。
[3]魏倩倩.纪实类真人秀《我们的侣行》叙事特色与传播策略[J],戏剧之家,2020(08),84-85.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